商学院毕业能干什么?
简单说说我认识的一个女校友吧,她毕业后就进入了宝洁公司,从一线的市场销售做起,后来一步步做到市场部总监的位置。 宝洁的培训体系很完备,新人进去都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。而且宝洁这种大公司能够给人很好的平台,让新人可以接触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前辈,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。
当然作为世界500强公司的市场部总监,年薪也是很高的,具体数字我就不透露了(反正很诱人)。 但是做市场部的工作是很累的,每天都需要加班,而且压力很大,经常会因为业绩而熬夜。
在宝洁工作了几年后,这位女校友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已经得到了锻炼,想要寻求更多的突破和发展,于是她就选择了去读一个研究生,希望能够在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。 她考虑了很久,最终选择了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工商管理学硕士(MBA)。这个学校的知名度虽然不算太高,但是她的这个专业在全国排名是非常靠前的。
因为南加大这个学校相对偏文科,所以商科专业的录取要求也并不算很高。 这个同学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她已经工作了,而且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收入。一般像我们这样的在职人士申请留学,大多都会选择先申请博士,因为博士的申请相对容易一些,而且拿到奖学金的概率也要高于申请MFA或者MPA等项目的几率。但是她之所以选择读一个难度更大的硕士项目,正是因为她知道,自己需要有一个更高的平台来扩展自己的能力圈,增加以后跳槽的机会。
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,每天都安排时间来复习和学习新的知识,并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刷GMAT考试和准备申请材料。 终于,她的努力没有白费,几个月后她拿到了南加大的offer。虽然这个学校的名气并不如牛鬼蛇神,但是她却觉得这里的专业设置很符合自己的需求,教授的素质也很高,总能很好地抓住核心问题来教授新知识。
在学校里,除了系统地学习新的知识外,她也结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学校和企业的朋友。大家有着不同的行业背景和从业经验,这让她看问题的角度也变得更全面。 毕业的时候,她并没有选择直接回国就业,而是选择先去一家咨询咨询公司实习。因为她觉得自己刚走出校园,需要先适应一下全新的工作环境,再做下一步的规划。 通过在咨询公司的实习,她觉得自己的职业路径越来越清晰了。于是不久之后,她就应聘到了现在这家刚刚在香港上市的公司,继续从事市场营销相关工作。
现在的她,不仅收入比刚毕业时涨了不止一点点,而且事业也有了新的起色。最重要的是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恐惧谈判和领导别人了,反而能慢慢地克服这些心理障碍,并从心底认为这些东西并不是自己不可掌控的。 我知道很多人会对她的选择感到好奇,想知道她到底读了什么学校,是什么专业。但其实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的不仅是选校选专业的重要性,还有早规划、早准备的重要性和对新事物、新领域开拓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