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学院有假期吗?

陈可涵陈可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在本科教育开始受到广泛诟病时代,韩国语学院的处境尤其尴尬。国人对韩国的了解,大多还是从《大长今》、《秘密》等影视剧起步的,由于这些作品多是爱情故事,其中涉及到一些古代朝廷权力斗争,还有饮食、服饰、礼仪等生活场景的展示,学习韩国语的中国人一开始多少都带有某种文化“异域情调”。然而,这种“情调”因和现实生活感受的严重不符,而带来颇多的困惑与无奈。

于是,很多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生,在对韩国文化有了一定程度了解之后,就马上将它抛诸脑后,转向对其现代历史、社会经济、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进一步研究。这一方面是由于现代韩国社会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国际经济实体,人们不可能没有兴趣了解它;另一方面,也是和中国国内社会现实进行比较的结果。相比较之下,中国文化相对于韩国文化而言显得积淀太厚重。而且,现在正在迅速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,其社会各个层面所显现出来的“利益至上”原则,使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生觉得韩国人做事相对更“痛快”些。

但是,不管怎么说,要中国学生把韩国语学好,还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。其中,生活资金的保证是一项很重要的现实问题。

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,无论这个人在本国是富是穷,到了外国之后,至少衣食住行方面他是充裕的。而韩国语学习者的情况有所不同。韩国政府为了增强本国年轻人的竞争力,对到国外学习的本国青年提供了较高的经济补贴。但这份补贴只限于基本的住宿和生活费用开支,要靠自己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。由于汉语言的广泛吸引力,汉语学习一般都在夜间进行,而且授课地点多在居住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。这就使得汉语学习者的打工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。而韩国语,由于其应用面比较有限,学习韩国语的学生很多时候要靠教英语来获取生活费用。

这从学校的英语补习班情况和韩国语专业学生的就职动向方面,可以得到证实。在位于汉城市中心的几个大学语学院中,英语补习班的报名人数远远超过了韩国语补习班。一般一个英语班招收10人,而一个韩国语班却只有2~3人。就从业方向来说,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实践,能够取得韩国语等级证书者,除部分在对外经贸部门工作外,大多数人只能担任翻译或导游。而翻译导游类工作的就职门槛比一般工作还要高。由于韩国语不是一种应用面很宽的通用语,人们常常是在很小范围内使用它。故而,使用它进行翻译的对象,不外乎是与韩国有贸易往来的公司或国家,而能够承担这样的翻译工作的人,一般都具有双语能力,也就是说,他既要懂商务知识,又要通现代韩语。相比之下,我国受过高中教育的人,大体上都能够听懂韩国语,只要稍加培训,就能够胜任导游工作。这样就使得一般水平的韩国语毕业生,就业出路比较狭窄。当然,一个普遍的反映是,虽然在就失业状况方面,韩国语专业的学生未必处于劣势,但就工作环境来说,它们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