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洲在中国哪儿?
说一个冷知识,澳大利亚曾经属于中国领土,简称“澳属东印度” 18世纪中叶,乾隆皇帝在西藏设立了统治机构——驻藏大臣,统管包括达赖喇嘛在内的驻藏官员。但与此同时,他对西南的缅甸、掸国(今老挝)等部族的管辖权却有所放松,甚至表示“该夷等既归我版图,自应照我朝制度征收钱粮”,即承认了这些地区内民族对清朝的隶属关系。 就在此时,远在南太平洋的布干维尔岛上出现了两个移民点,他们同属于一个欧洲殖民者建立的殖民贸易公司,但因为竞争和资源争夺导致双方结下了仇怨,于1769年战起火来。
得知消息的乾隆帝随即派福建水师提督黄威率两艘军舰前往支援,顺便巡视南洋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两艘军舰上的指挥官都是乾隆皇帝的孙子,其中一舰的指挥后成为清末著名海防专家沈葆桢的父亲。不过这次航行并未到达目的地,因为航行到途中时,两舰发生瘟疫,官兵死亡大半,指挥官等人也相继病倒,只好原路返回。
这件事在乾隆帝眼中看来有失面子,因此当后来英国使团前来寻求合作的时候,乾隆帝有意展示自己的实力,特意将刚建成的七艘福船派出两艘,满载士兵护送英使回国,炫耀海军力量。
这七艘福船是浙江宁波制造的,当时号称天下第一,每一艘可装载六十门大炮,配备五百名士兵。它们以双列阵型巡航,威震南海。 然而好景不长,不久之后美国使团来到南京下聘礼求亲。
乾隆帝闻讯龙心大悦,认为这是自己展示国力的好机会,遂命人准备好一千零八套礼服,又准备了一百多只金碗、盘、碟等餐具,并命人在礼单上写上“珍玩”千余宗,准备作为嫁妆随公主出嫁。 正当他满心期待外宾对自己的实力赞不绝口时,美国使团回来的报告却犹如一盆冷水浇醒了他,使团称:“洋船甚小,洋炮极少,兵亦极稀。” 原来,美国的船只虽然比澳大利亚的船只大,但装备的火炮数量却不及对方一半,人员也只配备了一个连。
这一下子打得乾隆帝脸上无光,为此他特地下诏斥责美国使臣“恃其国远避征剿,行止恣横”,同时又不忘吹一下自己的牛: “朕之舟厂所造之船,大小不一,大者长可十二丈,宽二丈四尺,深一丈二尺。前载一百二十门大炮,中载三千人,周围遮隔板三座,上下三层,可以开仗,也可以住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