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拿大看病很贵吗?
作为在北美大陆上有过两次看诊经历的人(一次加拿大,一次美国),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,北美大夫给病人开的药品和药物量,绝对比你在国内任何一家三甲医院开到的药都要便宜! 第一次是2019年8月,我右耳突发性耳鸣,在多伦多大学附属医院的网上诊疗平台上咨询了医生,当时我在国内正在吃各种中药、打针、理疗,效果都不明显,于是想尝试一下国外的在线诊疗服务。
医生看了看我的症状,问我一些问题后,建议我开一种叫“梅妥唑”的处方药。这种药物的作用是缓解耳蜗微循环障碍,从而起到改善听力水平的作用,据说很多患者吃了都有效。但我在国内看过许多中医,都说肾虚导致耳内供血不足,要补肾气与听力功能才会慢慢恢复。所以尽管医生建议我服用两周的梅妥唑,我还是将信将疑,只开了三天的剂量。
药费+运费,一共也就400来块人民币,比起那些动辄几百一斤的保健品来说,真的是非常实惠了。虽然药便宜,但是邮寄到国内要经过多次海关检查,非常费时费力,并且存在一定概率被退回的可能,需要谨慎操作。
第二次是在今年三月,由于之前耳鸣一直不好,于是我打算再次尝试网络问诊,不过这次的目标地是美国。经过几个月的锻炼,我的听力确实有所改善,但说话仍会漏风,因此担心牙关紧闭时,食物会堵塞耳朵引起中耳炎。所以在美国诊所预约就诊的时候,特地询问了是否可以用中文沟通,得到肯定的答案后,这才安心赴约。
美国的医疗体系与我熟悉的体制不同,这里的诊所都是私人诊所,医生、护士以及前台接待人员都会说流利的普通话,并会对中国人看病单独设立就诊流程,充分照顾到华人病人的特殊需求。 在问诊过程中,医生仔细的询问了我的病史,并让我做了几次听力测试。经检测,发现我的听力比上次来看诊又下降了些许,于是医生和我协商后,决定给我开一些维生素和无糖口香糖,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案。
之所以开这些无关紧要的药,是因为美国的药物体制与中国大不相同。这里不是以药物种类来决定治疗费用,而是按每次诊疗的时间长度来计算花费。如果你所患疾病可以通过吃药控制,而无需注射或采取其它手段,那么药物的费用可能就比较便宜;但如果你需要的药物,医院没有库存或者必须从国外进口,那么药物费用就会比较高。
比如我在就诊前,自己购买的耳道清洗剂和助听器电池,花了将近500元人民币;而在诊所看我的时候,医生给我的耳朵里滴了进口的麻醉药,并用专用设备往耳朵深处喷雾,总共花了我50美元(汇率换算后大约325元)。虽然药品价格不一,但我感觉两者相比,还是国内的药品价格更划算。